我校與瑞特電氣成功研發電動汽車智能充電樁 |
![]() ![]() ![]() |
1月22日上午,由我校物電學院與河南瑞特電氣集團聯合研發的電動汽車充電樁新產品發布會在辦公樓五樓會議室舉行,校黨委書記劉湘玉、校長李義凡、副校長李成偉,周口市工信局副局長馮東民,瑞特電氣集團董事長方太命等出席發布會,并在物電學院新能源聯合實驗室為充電樁揭幕。周口市工信局相關領導,瑞特電氣集團管理層,我校校辦、科研處、物電學院等部門負責人及項目研發人員參加了發布會。發布會由副校長李成偉主持。河南日報、周口晚報、周口電視臺等媒體記者蒞臨發布會,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會上,校長李義凡致歡迎詞,他簡要介紹了我校基本情況,并就我校近年來根據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積極改革創新,深化校企合作,推動轉型發展,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做了重點介紹。 李義凡說,2014年我校被省政府確定為河南省10所整體轉型發展高校之一,標志著學校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學校高度重視政產學研的合作,先后與淮陽、扶溝、西華等縣市,周口市工信局等政府部門,瑞特電氣、科信電纜、財鑫集團等多家企業,形成校地、校企合作的密切關系,共同開展技術研究、科技公關、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工作。這次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的成功研發,是產學研結合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它標志著電動車汽車充電樁的關鍵技術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下一步,學校與瑞特電氣將以交流充電樁的研發為突破點,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加快新能源聯合實驗室的建設,進一步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提升學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實現互利共贏。 周口市工信局副局長馮東民對電動汽車智能充電樁的成功研發表示祝賀,并表示工信局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大力推動校企合作,為學校科研成果轉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瑞特電氣集團董事長方太命就充電樁的研發背景、研發過程、技術指標、適用范圍及應用推廣等做了介紹。 發布會后,劉湘玉、李義凡、馮東民、方太命在物電學院新能源聯合實驗室共同為充電樁揭幕。研發人員介紹了充電樁的軟硬件構造,并現場演示了使用方法。 我校與河南瑞特電氣集團自2014年9月17日簽訂產學研合作以來,雙方本著資源互補、互惠共贏的原則,在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設備關鍵技術研究方面開展務實合作,經過雙方人員共同努力,成功研制了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該項目融合新一代電力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嵌入式技術,實現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系統的安全、高效、節能、智能化目標。 為推進該合作項目深入展開,學校與瑞特電氣集團共建了新能源實驗室,購置了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實驗設備及測試工具,同時配備了印制電路加工生產線、大型激光雕刻機以及裝配、焊接、測試平臺、機械加工中心。瑞特電氣有限公司在電力電子設備生產加工方面有成熟的經驗和技術力量,為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參與該項目研發的徐坤老師介紹,目前,該產品處于行業內先進水平,可廣泛用于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充電,可在30分鐘左右完成電動汽車50%以上充電量,續航里程達120公里。 (編輯/蘇光鴻 供圖/宣傳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