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度周口師范學院教學團隊建設計劃(校級)

                          張松鋒        2015-05-26        370

                        團  隊 名 稱:         基礎物理教學團隊           

                        帶   頭   人:              杜遠東                

                        所在教學部門(蓋章):  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         

                        填  報 日 期:              2014.2                

                        基礎物理教學團隊現有教師15人,在年齡結構、專業結構、職稱結構、學歷層次等方面趨于合理。基本情況如下:

                        姓  名

                        杜遠東

                        年齡

                         55

                        參加工作時間

                        1982.07

                        最終學歷(學位)

                        碩士

                        專業

                        凝聚態物理

                        高校教齡

                        30年 

                        職  稱

                        教授

                        職務

                        系主任

                         

                         

                         

                        姓  名

                        張獻圖

                        年齡

                         51

                        參加工作時間

                        1983.07

                        最終學歷(學位)

                        本科(學士)

                        專業

                         物理學

                        高校教齡

                        29年 

                        職  稱

                         教授

                        職務

                         系副主任

                         

                         

                        姓  名

                        李韶峰

                        年齡

                        40

                        參加工作時間

                        1994.07

                        最終學歷(學位)

                        碩士

                        專業

                        物理教學論 

                        高校教齡

                        18年 

                        職  稱

                        副教授

                        職務

                        基礎物理教研室主任

                         

                         

                        姓  名

                        常加忠

                        年齡

                        49

                        參加工作時間

                        1984.07

                        最終學歷(學位)

                        碩士

                        專業

                        凝聚態物理

                        高校教齡

                         28年

                        職  稱

                        教授

                        職務

                        院教務處長

                         

                         

                        姓  名

                        金剛

                        年齡

                        55

                        參加工作時間

                        1982.01

                        最終學歷(學位)

                        學士

                        專業

                        物理學

                        高校教齡

                         31年

                        職  稱

                        教授

                        職務

                         

                         

                         

                        姓  名

                        劉奎立

                        年齡

                        38

                        參加工作時間

                        1999.07

                        最終學歷(學位)

                        博士

                        專業

                        凝聚態物理

                        高校教齡

                        13年

                        職  稱

                        副教授

                        職務

                        設備處副處長

                         

                         

                        姓  名

                        支聯合

                        年齡

                        46

                        參加工作時間

                        1989.07

                        最終學歷(學位)

                        博士

                        專業

                         生物醫學信號處理

                        高校教齡

                         6年

                        職  稱

                        副教授

                        職務

                        植物遺傳的分子育種實驗室副主任

                         

                         

                        姓  名

                        韓金鐘

                        年齡

                        34

                        參加工作時間

                        2012.07

                        最終學歷(學位)

                        博士

                        專業

                        理論物理

                        高校教齡

                        1年

                        職  稱

                        講師

                        職務

                         

                         

                         

                        姓  名

                        周小東

                        年齡

                        32

                        參加工作時間

                        2012.07

                        最終學歷(學位)

                        碩士

                        專業

                        材料物理

                        高校教齡

                        1年

                        職  稱

                        講師

                        職務

                         

                         

                         

                        姓  名

                        李健

                        年齡

                        44

                        參加工作時間

                        1992.07

                        最終學歷(學位)

                        碩士

                        專業

                         凝聚態物理

                        高校教齡

                        20年

                        職  稱

                        講師

                        職務

                         院教學秘書

                         

                         

                        姓  名

                        李春陽

                        年齡

                        34

                        參加工作時間

                        2002.07

                        最終學歷(學位)

                        碩士

                        專業

                         凝聚態物理

                        高校教齡

                         10年

                        職  稱

                        副教授

                        職務

                         稀土功能材料及應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姓  名

                        王宇杰

                        年齡

                        33

                        參加工作時間

                        2008.07

                        最終學歷(學位)

                        在讀博士

                        專業

                        原子與分子物理

                        高校教齡

                         4年

                        職  稱

                        講師

                        職務

                         

                         

                         

                        姓  名

                        宋宏權

                        年齡

                        33

                        參加工作時間

                        2003.07

                        最終學歷(學位)

                        在讀碩士

                        專業

                         理論物理

                        高校教齡

                         9年

                        職  稱

                        講師

                        職務

                         

                         

                         

                        姓  名

                        徐朝輝

                        年齡

                        34

                        參加工作時間

                        2001.07

                        最終學歷(學位)

                        碩士

                        專業

                        光學

                        高校教齡

                        11年

                        職  稱

                        講師

                        職務

                         

                         

                        姓  名

                        張云麗

                        年齡

                        29

                        參加工作時間

                        2013.07

                        最終學歷(學位)

                        博士

                        專業

                        凝聚態

                        高校教齡

                        1年

                        職  稱

                        講師

                        職務

                         

                         

                        團隊中,45歲以上5人,35到 45歲3人,35歲以下7人。教授4人,副教授4人,講師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人,碩士學位的教師7人。團隊的職稱結構、年齡結構較為合理,相對而言,學歷結構不盡合理,博士學位的人數較少。今年計劃選派1-2名年輕教師攻讀博士學位,同時引進2-3名博士畢業生充實到基礎物理教學團隊中,提高團隊的學歷層次;另外,團隊對所有青年教師都提出了明確的學歷提高的目標,爭取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改善團隊的學歷結構,鼓勵團隊中的中老年教師到國內知名大學訪學交流,參加學術會議,拓寬學術視野,提高學術水平。

                        (二)教學水平的提高(中青年教師培養、團隊內課程分擔情況、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

                        1.團隊課程分擔情況

                        課程名稱

                        授課人

                        起止時間

                        總課時

                        力學

                        張獻圖、支聯合

                        2008.07-至今

                        330

                        熱學

                        常加忠、李春陽

                        2008.07-至今

                        210

                        電磁學

                        杜遠東、劉奎立

                        2008.07-至今

                        290

                        光學

                        金剛、宋宏權

                        2008.07-至今

                        220

                        原子物理學

                        李韶峰、王宇杰

                        2008.07-至今

                        260

                        普通物理實驗

                        李  健、徐朝輝

                        周小東、韓金鐘

                        張云麗

                        2008.07-至今

                        240

                        2.青年教師培養

                        青年教師培養是教學團隊建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是團隊能夠持續發展的保障。基礎物理教學團隊按照學院對青年教師培養的要求,結合團隊的實際情況,在指導和激勵中青年教師提高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1)堅持青年教師培養的導師制。團隊實行新老教師一對一幫扶的“導師制教學能力培養制度”,指定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青年教師進行一幫一的教學指導,制定專門的培訓計劃,通過老教師、團隊帶頭人的傳、幫、帶,老中青相結合,老中青座談和教學論專家講學等形式幫助青年教師提升教學水平。基礎物理教學團隊團結、敬業、求上進,對每一位新調入的青年教師,都安排固定的指導教師,幫助青年教師制定教學計劃,從教案書寫規范、講課內容的選擇、教材處理、講課的方式方法、課程進度的把握、批改作業標準等都方面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指導教師不定期地聽青年教師講課,提出改進意見,同時,通過老教師的言傳身教,培養青年教師樹立熱愛學生、熱愛教學、熱愛教育事業的思想,使得教學團隊的青年教師在職業道德、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方面均取得明顯的進步,許多人成長為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學骨干。

                        (2)堅持青年教師的專家培訓制度。專家培訓是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對每一位新進的青年教師,都要求他們必須經過物理教學論方面的專家培訓才能上崗,培訓中要有筆記,培訓后要有心得。團隊鼓勵青年教師在教學論專家的課程教學中系統的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也安排物理教學論專家、系教學督導不定期的對青年教師所任課程進行診斷性評價,對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點評,就如何提高基礎物理課程教學水平以及加強教師職責等問題進行深入的交流、討論,這些活動的開展,提高了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整體素質,促進了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3.教學水平提高措施及方法

                        (1)積極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

                        基礎物理教學團隊在負責人杜遠東教授的引領下,提出了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指導思想,要求團隊的每一位成員既是專業理論方面的教師,也是物理教學論方面的教師,既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也要有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以及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要團隊成員是先進的教育理念的傳播者。團隊積極引領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自覺運用現代教學理論指導課堂教學,切實提高教學能力。鼓勵教師參加院、系舉行的教學比賽,為他們取得優異成績創造條件。

                        (2)加強基礎物理課程體系建設,大力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①進一步強化力學、電磁學、光學課程群建設,制訂了切實可行的方案,使基礎物理與中學物理以及課程群中各門課程之間的銜接更為合理。

                        ②加強基礎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樹立以學生為本,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協調發展教學理念,探索激勵學生興趣和個性發展,有利于學生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利用實驗方法探索發現物理現象和開展基礎研究的能力,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擬進一步推動開放實驗室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科學思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遵循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提出的“以人為本,按需施教,強化專業,分流培養”的十六字方針,結合新一輪的培養模式的修訂工作,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基礎物理各科教學大綱,使之更加完善。

                        ④進一步加強課程建設,認真制定精品課程建設規劃,精品課程內容完成了網上資源的更新和教學視頻的上傳工作。

                        (三)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教材及其他教學資源、科研能力及科研轉化教學等)

                        1.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

                        基礎物理教學團隊自成立以來,為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持之以恒地開展教學研究。我們一直把教學內容體系作為教學改革、教學研究的重點,與此相應,進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根據物理學以師范教育為基礎的專業定位,“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為地方服務”的辦學宗旨,按“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創新型”的人才培養要求,依照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提出的“以人為本,按需施教,強化專業,分流培養”的十六字方針進行教學研究。在課程體系方面,針對目前物理學專業學生就業狀況,認真探索分流培養模式下的教學內容,注重“以人為本,按需施教”,構建體現學生知識、能力、綜合素質協調發展的課程體系,強化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突破狹窄的專才教育觀念,向寬口徑通才教育轉變,進一步強調專業功底和從教綜合能力的訓練。在教學方法方面,根據專業課課時精簡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探索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單向傳授知識的講授式“教學觀”。在教學評價方面,積極探索學生評價體系的改革,由過去的單一的總結性評價轉變為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

                        先進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學的指針,它不僅來源于教科書,更是來源于教師課堂教學后的反思變化,是教學經驗的升華。團隊成員在教學研究過程中,從理論的高度對基礎物理教學的內容、方法、手段都有了新的認識,并結合教學實踐進行認真研究,寫出了多篇有針對性的調查分析報告和教研論文。于此相應,基礎物理教學團隊采取各項措施,積極鼓勵團隊教師深入進行教學研究,調動他們參與教學研究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政策上、資金上予以支持。對于一些突出的問題,基礎物理教學團隊成立課題組作為專題進行研究,群策群力、集思廣益,一些課題獲準為校級重點教學改革項目。

                        2.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提高團隊的科研水平。

                        教師的科研水平直接影響著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通過科研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基礎物理教學團隊所努力的方向2014年計劃采取的主要舉措有:

                        (1)支持教師通過參加國際性或全國性學術會議、教學研討會等擴大眼界,了解外界科研、教學改革信息,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和教學質量,積極鼓勵團隊教師撰寫、發表高水平科研、教研論文。對成績突出者予以獎勵。

                        (2)舉辦學術沙龍、學術活動周。一方面聘請外校高水平教師來我系指導講學,另一方面加強團隊成員間的學術交流,凡外出進修學習的教師、新進教師多必須學習心得、研究成果向全體成員進行宣講。加強學科建設,合理規劃、整合團隊教師的科研方向,通過合作提高整體的科研水平。團隊明確以計算材料、材料物理為重點學科建設方向,在外派教師進修、訪學、攻讀學位,招聘教師、引進人才等方面都圍繞這兩個方向通盤考慮。

                        (3)爭取系領導的支持,合理使用團隊建設經費。擬結合物理學校級特色專業建設、凝聚態物理校級重點學科培育對象建設工作,將三者統一起來,進一步強化計算物理工作站建設,為團隊教師創造一個優良的科研環境。

                        (四)團隊的影響輻射能力

                        1)開展對外交流,促進教學研究,共享教改成果

                        本團隊教師積極從事教學科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團隊擬采用請進來、送出去的方法,加大對外交流力度,互通有無,學習兄弟院校的教改經驗,共享教學改革的成果。

                        2)推廣精品課程建設,深入開展教學改革

                        本團隊建設的系列精品課程均建有課程網站,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課程大綱、授課教案、授課課件、課程資源、授課錄像等全部上網。團隊將不斷更新網站建設,把現有的課程網站都建成品質網站,增加校內外的點擊率。適時召開精品課程研討會,開展教學交流,充分發揮精品課程的示范與輻射作用,通過推廣交流,使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3)優化團隊結構,建設有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的師資隊伍

                        團隊成員中有7人先后獲校級以上教學名師獎、教學先進個人獎和教學大賽獎等獎勵。團隊將采取老、中、青相結合和傳、幫、帶措施,鼓勵青年教師離職、在職學習進修、利用優惠政策引進人才、有計劃實行新、老更替和適度擴大等辦法,使團隊在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上更為合理,以建設一支鮮明特色、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師資隊伍。

                        4)團隊建設常規化,鞏固教學改革成果

                        團隊建設是手段,人才培養才是目的。團隊將高度總結、提煉團隊建設的經驗,使其制度化,使經驗成為規章,使措施成為常態,鞏固教學改革成果。

                        二、團隊建設保障條件和具體措施

                         

                        (一)加強制度建設

                        進一步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指導、規范團隊教師的行為,明確團隊教師的責任、義務、權利和崗位要求,使每位教師都十分清楚自己在業務水平、教學效果、科研工作方面應達到的目標,為教學團隊的發展建立一個合理、有序的運行機制。基礎物理教學團隊已制定和擬制定的制度、條例有:

                           《基礎物理教學團隊教師隊伍崗位職責》

                           《任課教師教學效果評價辦法》

                           《基礎物理教學團隊年輕教師培養計劃》

                           《基礎物理教學團隊聽、評課及教學研討制度》

                           《基礎物理教學團隊獎懲條例》

                        (二)爭取政策和經費保障

                        努力爭取校、院領導對基礎物理教學團隊在提高學術水平、改善教學條件等軟、硬件方面的有力支持,爭取院、系領導對基礎物理教學團隊在引進人才、外出進修、攻讀學位、參加學術會議、編寫教材、精品課程建設、教學資源開發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為團隊建設營造一個有利于發展成長的良好的氛圍環境。以迎接本科教學評估以及近代物理實驗室建設為契機,努力爭取大幅增加對基礎物理理論與實驗教學、創新研究與演示教學等教學條件建設的投資力度,使教學條件、教學資源建設再發生明顯的改善。

                         

                        三、預期建設成果

                         

                        1.團隊結構的優化

                        團隊計劃2014年有1-2名教師晉升到高級職稱,使團隊高級職稱比例超過60%;選派1-2名青年教師攻讀博士學位,同時引進2-3名博士畢業生充實到基礎物理教學團隊中使團隊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達到40%以上。

                        2.教學研究

                        2014年,立結項的省、校級教學改革項目達到3項以上,其中省級項目1項以上。發表教改論文5篇以上。

                        3.科學研究

                        力爭2014年,申報、完成校級以上科研項目5項以上,其中省級項目不少于2項。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10篇以上。

                         

                        、經費開支預算

                        經費來源

                        額度(萬元)

                        總計

                        校級資金

                         

                        8

                        系(部)配套資金

                         

                         

                        支出科目

                        金額

                        (萬元)

                        用途說明

                        1.師資隊伍建設

                        1萬

                        用于攻讀學位、訪學、學術交流。

                        2.課程建設

                        1萬

                        用于精品課程建設及維護。

                        3.資料室建設

                        1萬

                        訂閱雜志、購置工具書、參考書。

                        4.教材建設、CAI課件研制

                        2萬

                        用于高質量教材編寫、課件研制。

                        5.教學研究及教學改革

                        1萬

                        用于教改實驗、教改項目運行等。

                        6.科學研究

                        2萬

                        用于論文發表、項目運行等。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 

                                              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