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教研室集體備課及研討制度

                          韓金輝        2017-09-14        198

                         

                        備課及研討是講課的起始環節,是教師取得滿意教學效果的先決條件。集體備課及研討由教研室主任或教學秘書主持,使每位教師在備課期間了解本門課程在整體課程結構中的地位和任務;了解前期相關課程教學情況和學生知識基礎;認真學習和討論教學有關規章制度;學習教學基本原則;依據教學大綱,深透鉆研并掌握教材內容;查閱有關文獻資料,確定教學方法和教具,指導教案的書寫。為了充分發揮各任課教師的優勢,集思廣益,提高教案的科學性,總結教學的規律,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特制訂集體備課及研討制度。

                        一、開課前以教研室為單位組織任課教師集體備課及研討。

                        二、教研室應根據課程的特點,研究和探討教學大綱實施、教學內容選定、教學方法和手段使用、試題庫建設等問題,確立教學重點、難點,安排教學進度。

                        三、重點和難點章節授課前要進行集體備課,在授課過程中,平行課程的各任課教師要互通信息,就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研究解決。

                        四、每次集體備課都應事先做好充分準備,由教研室主任指定12位為主備課教師,主備課教師進行主題陳述,其陳述內容原則上應圍繞課程的重點、難點、疑點,闡述課程設計思路,討論教學方法與手段和其它相關內容。

                        五、備課活動要事先做好“兩法、三統一、四定、五必須、六備”的準備工作。“兩法”是指: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三統一”是指:統一教學進度、教學要求、教學資料;“四定”是指:定時間、地點、內容、主備教師;“五必須”是指:主備教師必須精心研究所承擔的教學內容;議課教師必須亮出自己的觀點;主備教師必須在集體備課后形成教學文本預案;其他教師必須對集體備課的預案進行補改再上課;上課后必須對亮點和不足進行反思。“六備”是指:必須備學情、備教學目標、備重難點、備教法、備學法、備教學設計。

                        六、高職稱教師在集體備課中,有義務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在教學大綱的制定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在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課程知識點等方面給青年教師以必要的指導。

                        七、由兩名及兩名以上教師講授的課程,必須組成由專人負責的教學小組,并由教研室主任指定課程負責人。在集體備課時,就該課程詳細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和試題庫建設等教學相關問題進行認真研究,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要搞好課程設計,明確每一次課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方法和手段。

                        八、集體備課應由專人做好記錄,記錄包括以下基本內容:集體備課時間、地點、備課科目、主持人、參加人員、主備課教師、備課內容;主備課教師陳述內容;集體討論內容(每位老師的發言);小結等。

                        九、考核前要做好考核的各項工作,集體研究課程的考核方式。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 

                                              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