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物理教研室--師德師風建設專題活動 |
![]() ![]() ![]() |
師德師風建設座談會 座 談 內 容 一、杜遠東:師德師風的內涵,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必要性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高校的發展最終依賴于教師。教師承擔的是教書育人、教學科研的多重任務。在這些任務中,最根本的是育人。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要塑造好自己的靈魂,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1.師德師風建設是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認真備好每一堂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是根本,但僅僅做到這一點還不能說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師。作為教師,還應加強自身的人格塑造,要做一個高尚的人,有著良好素質的人,這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脫出來,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贊美,善于交流,成為學生成長的伙伴,成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對教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學生的真心擁戴。 教師的發展重要內涵是教師師德師風的優化。教師倘若沒有良好的師德,不能修德正己,就不能完成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任務,更談不上通過自己的教學工作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為社會培養出道德健全、人格高尚、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一所學校的生命源泉,師德師風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所在。師德師風建設應當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和基礎。我們必須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師資隊伍建設的首位,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2.師德師風建設是高等教育質量提高的重要保證 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重要內容是基礎學習,但很多高校往往將基礎學習作為師德師風建設的重點甚至是全部,而忽視行動踐行。目前很多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基礎研究成果層出不窮,但是師德師風現狀卻并不盡如人意。要知道,師德師風最終不是通過所謂基礎學習的成果來體現的。現實中,個人對某一個基礎的學習可以敘說得天花亂墜,但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卻并不一定與其基礎學習成正比的。師德師風固然需要通過加強基礎學習來培養,但是最終需要通過行動來落實。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往往表現在教師的言談舉止上,表現在教書育人的每一個環節上。所以,師德師風建設重基礎輕行動不利于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高等教育質量是通過高校人才培養、知識創新、社會服務的功能來體現,通過高校的校風和學風來彰顯。教師是人才的培養者,是知識的傳承和創新者,是社會服務的推進者。高校功能的發揮離不開教師,良好的師德師風有利于高校三大功能的發揮。尤其在目前社會轉型時期,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高校教師秉承優良的傳統美德,發揚奉獻精神,有利于高校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高等教育管理的事半功倍,從而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因此,師德師風建設是高等教育提高的重要保證。 二、李紹峰:有關師德師風建設中個人思考 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簡稱,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時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必備的品德總和。師風是師德的外化表現,是教師在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長期的、穩定的、具有鮮明指向的思想與行為的定式或習慣,指教師的學風、教風和作風。師德不僅指教師職業道德,還包括教師的個體道德,是教師職業道德和個體道德的綜合體。 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是高校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師德師風決定著學校的學風、校風,象征著高校的辦學風格和精神風貌,往往是高校辦學水平和辦學實力的標志之一。因此,高校教師既是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者,也是學校學術聲譽的奠基者和知識的傳播者,是優良校風、學風的建設者和示范者。沒有優良的師德師風,也就沒有優良的校風和學風。沒有優良的校風和學風,高等教育質量也就難以保 師德師風建設是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核心和基礎,是高等教育質量提高的重要保證。因此幾乎所有高校都強調師德師風建設。但現實問題是,師德師風建設往往說起來重視,忙起來忽視,做起來輕視。師德師風建設往往停留在座談、交流、表彰等常規形式上,建設常常以運動的形式展開。很多高校風一陣雨一陣,風雨之后,又恢復常態。走過場,搞突擊,注重形式,忽視內容,常常是很多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常規性方式。 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學術道德建設。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往往忽視了教師的學術道德建設。其結果,目前高校學術失范現象層出不窮。很多高校科研工作者,違背了科學研究的基本道德規范,只計利害,不問是非,在科研數據上弄虛作假,誆騙他人。還有一些教師,為了評職稱,謀福利,進行科學研究論文的撰寫時,漿糊加剪刀,學術完全功利化。 三、孫現科:學習《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心得體會》 目前我國高校師德師風在總體上是好的,但由于上述原因,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令人堪憂的現象。在社會轉型時期,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來臨,高等教育本身也在進行著結構的轉型,一些高校有悖師德的現象也屢禁不止,學術失范一定程度上是愈演愈烈。加強和改進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是目前高校十分迫切的任務。 作為一名普通老師,個人認為要堅持育人為本,立德樹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學思結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嚴慈相濟,教學相長,誨人不倦。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樹立優良學風教風,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和學識風范教育感染學生。模范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義,引領社會風尚。言行雅正,舉止文明。自尊自律,清廉從教,以身作則。自覺抵制有損教師職業聲譽的行為。 勇擔社會責任,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類進步服務。傳播優秀文化,普及科學知識。熱心公益,服務大眾。主動參與社會實踐,自覺承擔社會義務,積極提供專業服務。堅決反對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 四、理記濤:學習《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心得體會》 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讓我對《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有了一些具體的了解,使我懂得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性,并約束與規范了我日常的教學行為,努力做一個懂法、守法、護法的人民教師。 通過開展師德師風學習,使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他們思想活躍,思維天真,好動,好鬧,工作煩燥之時,我會不自覺地把學生的這種習慣當成“不懂事”,事后想來,這樣的我是不應該的,事實上,學生是一個活的“生命體”,他們有屬于自己的感覺和要求,優秀的學生人人喜愛,然而調皮的學生也并非一無是處。作為一名教師要有一副“放大鏡”的眼去尋找與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以“點”帶面促進學生進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緒,沉下心來,靜下心來去教育每位學生,要學會用優秀教師的品質激勵自己。和優秀教師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還要不斷提高。在教學方面首先要把學生當作朋友,改變師道尊嚴的舊觀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學生喜愛,家長認可,做一個人民滿意的教師。 五、孫玲玲:學習《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心得體會》 學校在師德教育活動中,開展了集體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從多層次、多角度學習了全國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跡。使我感悟到教師職業的崇高性,認識到我的人生價值。作為一名教師,我應當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楷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正確認清和對待自己應履行的職責。 通過學校開展的師德師風學習,也讓我發現了自身的不足。做人民滿意的教師不能光作為一種口號,要付出實際行動,在教育教學中首先要學會不斷學習,以學習來豐富自己的學識,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其次,在實際教學中要勤于鉆研,傾心育人,要用心去傳授知識,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師是服務于學生的,在服務學生的同時,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總體而言,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學習中,先進教師的精神和行為蕩滌了我的心靈,激勵了我教書育人的熱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讓我體會到人生的價值所在,即工作是快樂的,奉獻是幸福的! 六、劉偉峰:學習《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心得體會》 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教師,是學生學習和效仿的榜樣和楷模,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幽默風趣的談吐,得體大方的著裝,親切熱忱的態度,扎實淵博的知識,猶如和煦的陽光照射到學生的心靈上,使他們感到溫暖、舒暢、輕松。融洽的師生關系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產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尊敬感。努力進取。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認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要求我們年輕教師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并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積極學習,不斷開辟新教法。任何事情都是雙向的,學生如果看到老師這么努力、這么認真,付出這么多來教他們,我想他們肯定會首先在思想上對這位老師予以肯定,不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老師的教學態度持有懷疑,這樣對學生的學習顯然是很有利的。 身為教師要對孩子有深深的愛,這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個人沒有愛心,那他如何能夠擔當教師的職責?師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因此,身為教師,就必須用愛心去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靈,這樣才不愧為師。 總之,本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嚴格要求自己,用一顆赤誠之心去工作,去奉獻,以高尚的師德去教育學生影響學生。 七、秦偉:學習《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發揮敢于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為人師表,堅持嚴以律己,增強自身的自控能力,每天都帶著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帶著微笑迎接孩子。幼兒園的工作繁瑣、壓力大,但我都坦然的面對,不以個人的得失斤斤計較,不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可以說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態、飽滿的情緒,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孩子。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來干實實在在的事情。 刻苦鉆研業務。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必須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并在教學實踐中鍛煉和提高。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 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轟轟烈烈,只要將作為教師的美德繼續下去,讓自己在不斷自我剖析、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