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技術教研室2017-2018學年第一學期教師座談會

                          周思華        2017-11-08        88

                        光電技術教研室2017-2018學年第一學期教師座談會

                         20171031日下午,圍繞“結合所教課程,如何實現育人目標”的主題,光電技術教研室成員在劉院長的帶領下,展開了討論。老師們圍繞主題,暢所欲言,交流了經驗,討論了教學中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簡要記錄如下:

                            1.楊靜

                        《應用光學》是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的重要核心課程,主要涉及光學應用的

                        基本理論、計算、設計,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有:幾何光學的基本定律、高斯光學原理;學會應用光線追跡方法進行光路分析、像差計算;掌握典型光學系統(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攝像/投影)的特性,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對光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系統有較為深刻的認識,為學習光學設計、光信息理論和從事光學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本課程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實現培養目標:

                         1)專業知識能力方面。通過提煉重點(即理想光學系統、目視光學系統兩大塊知識點

                        章節)、精講難點(如正切算法、像差校正、視力矯正等),可使學生能較全面、準確地掌握光學基本理論的精髓和實際應用技術,并培養學生在掌握經典光學理論的基礎上,對現代光學系統原理及成像特性有深刻的認識,為進一步研究開發光學測試儀器打下堅實的基礎。

                         2)學習能力方面。本課程的基礎章節很多,前10章均是為光學儀器系統的學習做基

                        礎,如果沒有一個主線貫穿在前10章的教學中,將會使得知識點的學習非常零散,非常缺乏邏輯連貫性。為此,講本課程的一開始,是從學習完整的相機結構開始的,相機結構中與應用光學直接相關的包括鏡頭部分、平面鏡棱鏡系統以及光闌,每一部分都是本課程要學習的知識點,同時鏡頭又是有多個透鏡組成的,透鏡又是由兩個折射面組成的,于是引入了第一章單個折射面的學習,同時也可預測緊接著就會學習透鏡、透鏡的組合,已經平面鏡和光闌等。這樣的學習順序可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就是進行實際的光學設計應用,并對整個課程的學習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這些都培養了學生嚴禁的邏輯思考能力,使之具有較強的綜合應用分析能力、應用實踐能力和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以及科學性思維能力。

                         3)德育方面。本課程的平時成績管理方面,其中有一項是以宿舍為單位進行小組合作,

                        對每節課進行課程小結,并將提煉過的小結內容,在上課前5分鐘向全班同學講解。如此可以在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把握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對知識點的精確講解能力等。

                            2.徐朝輝

                        制定嚴格的獎勵與考核制度,培養學生實事求是態度和嚴謹的作風。

                        3.許留洋

                        結合自己的經歷,希望給學生以正面影響。

                            4.袁煥麗

                        實驗課,考試隨機抽實驗題目考查實驗原理和操作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5.韓慶

                        擔任16級化工專業大學物理:每節課課前通過播放國內外科學家生平事跡的影像資料,

                        引導學生們在學習科學家們成果的同時,領略感受他們的人格魅力,樂觀對待生活的態度。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 

                                              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