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座談會:如何在專業課中引入課程思政

                          周思華        2019-05-07        932

                        教師座談會:如何在專業課中引入課程思政

                        為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52日下午3點,信息工程教研室在實驗樓314召開了課程思政研討會。

                        首先,田雨老師介紹了召開課程思政研討會的目的和意義,探索實施課程思政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精神的重要工作,也是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中明確的重要工作內容。課程思政建設要圍繞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以及要求“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求學生樹立共產主義理想,認清時代的責任和歷史使命”的指導思想和方向。

                        隨后,信息工程教研室各位教師結合自身前期開展課程思政的經驗做了發言。

                        田雨以通信原理課程的教學設計為例,從如何選擇思政元素,思政元素如何切入到教學環節,實施的效果等方面做了介紹,詳細講解了如何將“文明”、“工匠精神”融入到課堂教學過程的方法。認為實施課程思政不應該是將思政內容“硬塞”到專業知識內容中,而是要與教學過程巧妙的結合,讓思政元素達到“鹽溶于湯而不是鹽溶于水”的效果。   

                        姚遙:課程思政是對課程教學的一種補充,與思想政治工作是相向而行、同步開展。通過專業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說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等,通過專業課程相關環節融入思政教育內容,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增強自信,教書的同時也育了人。老師在課堂上的嚴謹操作、規范的要求,還能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工匠精神及創新精神。

                        朱欣穎:課程思政不是簡單的說教,也不是對思政課程的替代,更不是在專業課教育中或每一堂課中留出一定的時間專門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教育主要是專業課教師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與專業教學內容有機融合而進行,做到“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從而發揮出“課程思政或教師思政”的作用。如果老師在課堂上總是充滿激情,對學生滿懷關愛,對工作認真負責,學生會因你傳遞的正能量而朝氣蓬勃。如果教師課堂上總是牢騷滿腹,怨天尤人,一定會給學生帶去消極的影響。因此,教師自己的“三觀”不正、責任心不強、業務水平不高,就很難培養胸懷天下、格局高遠、視野寬闊、身心健康、品德高尚、能力出眾的學生。所以,我認為專業課教學發揮“思政”作用,關鍵是教師的榜樣力量。“身教”是課程思政最重要的形式和內容。

                        趙劼老師認為可以從愛國主義精神、富國強軍、工匠精神等方面找到切入點。

                        經討論決定:信息工程教研室首批課程思政的試點課程分別是田雨老師的《通信原理》和朱欣穎老師的《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兩門門課程。四點要求:1、每門課程都要有詳細、具體的實施方案;2、修訂課程的教學大綱、授課計劃;3、在授課的教案中,增加相應的教學環節設計;4、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至少要開展2次公開的示范性教學活動。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 

                                              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