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電學院暑期“三下鄉”系列活動(四)】心系社區百姓 情灑文明社區 |
![]() ![]() ![]() |
為幫助、引導廣大青年學生進一步認真學習和踐行“三下鄉”精神,使物電學院廣大同學積極投身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發揮專業優勢和特長,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以實際行動為“構建和諧社會”奉獻力量。物電學院立足實際,組織了一支符合學院專業特色的三下鄉“家電維修”義務維修活動服務團隊。今天是7月9日,是周口師范學院物理與電信工程院三下鄉“家電維修”義務維修活動的第四天,義務維修家電的日子已經接近末端,但是團隊成員的熱情絲毫沒有減弱,而是更加努力完成今天的工作。 今天志愿者團隊來到了七一路文明社區五交化院。剛來到五交化社區,一位大娘積極幫助志愿者團隊成員,為團隊解決了用電問題。得到幫助后的志愿者們更加鉚足干勁,拉條幅、擺放桌椅、整理工具,瞬間支起了家電維修服務站。志愿者們為路過的居民分發電器使用安全手冊并向他們介紹志愿者服務團隊。義務維修工作拉開了帷幕。 上午,待服務站整理完畢,有居民來詢問家用電器損壞情況可不可以維修。之后得知社區中有維修家電的服務站,居民紛紛損壞的家用電器送到服務站來修理。服務團隊的技術人員們也擼起袖子開始了新一天的緊張工作,先是電風扇,到后來的熱水壺,之后是更大的家用電器。在服務站里修好大爺的電水壺,大爺問:“修好水壺得多少錢,我去給你們拿錢去!”志愿者們紛紛搖頭搖手,說:“我們是周師物電學院的義務維修團隊,是不要錢的。”聽到這,大爺連忙道謝,拿著電水壺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看著大爺遠去的身影,志愿者們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服務站的工作很繁忙,但是團隊也不會忘記上門服務,當聽到居民家里電視黑屏的時候,志愿者辜毓森帶著大家的希望,到大爺的家中去,大爺說電視機經常會出現黑屏的情況,但是電視還是有聲音的。辜毓森推斷可能是顯示器連接不穩定,打開了電視機的后蓋,發現里面積滿了灰塵,他清理了電視機中的灰塵,并將電視機的電路與電路板進行了逐一進行檢查,終于發現了問題所在——由于沉積的灰土太多,導致電線連接不穩定,出現的電路短路現象。在辜同學地細心工作下,像電視機恢復了原樣。辜同學還不忘細心擦拭電視機,一臺嶄新的電視機出現在了大爺的面前。打開電視機,熟悉的畫面又映入大爺的眼簾,大爺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上午的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看著團隊成員緊張而又忙碌的工作,主席團成員為服務團隊送來了可口的西瓜,為志愿者團隊成員解暑降溫。 下午,服務團隊的工作繼續。這時服務站成了萬能的站點,老奶奶手機不會連接數據流量,她拿著手機找到了服務站的志愿者;阿姨剛出門鑰匙丟了,她到服務站來尋求幫助。智能手機連接網絡是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但對老奶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志愿者們為老奶奶講解演示了多次,終于奶奶知道了如何使用,智能手機的數據流量問題得以解決,老奶奶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老奶奶說:“我這大把年紀,你們小年輕的肯幫我,真的謝謝很你們。”志愿者們都說:“沒事的,奶奶,這是我們的工作,能幫到你們就是我們最開心的事!我們也希望看到您快樂的笑容。”漸漸地,天色暗了下來,志愿者下午的工作也接近了尾聲。就在這時,一位大爺送來了一個電磁爐。詢問我們可不可以幫忙看看它,雖然已經很晚了,但志愿者們卻沒有拒絕。瞬間志愿者們又進入到了工作狀態。這項大工程使志愿者忙到了天黑了,準備離開時,大爺開心的要留下服務團隊一起吃飯,而他們都說:“大爺,您的微笑就是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大爺一手拿著電磁爐,一手向他們伸出了大拇指。 晚上志愿者們齊聚在一起。總結與分享今天一整天的工作,大家都各自發表了意見和不同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案,最后由主席張慧東對今天的工作進行了最后的總結,并預祝明天的工作會更順利! “紙上得來終覺淺,投身實踐覓真知”,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充分展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我們堅信,志愿者精神之火必將越來越旺盛,物電學院家電維修隊必將借構建和諧社會之春風,乘風破浪,創造出燦爛輝煌的明天。 (供稿人/賈艷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