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電學院舉行“實踐歸來話收獲”交流分享會 |
賈艷芬 2019-10-25 189 |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引導廣大青年大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10月22日下午,物電學院特邀請今年學校獲批的5支團中央重點團隊在第三報告廳開展“實踐歸來話收獲”交流分享會,宣傳展示實踐成果。周口師范學院團委曾振華老師、物電學院輔導員賈艷芬老師、學生會全體人員及各班代表參加。 分享會首先由校學生會“建功新時代?情系北大荒”實踐團隊代表任安迪同學為我們分享他們在實踐中的收獲和感悟。她講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三代北大荒人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將亙古荒原的北大荒變成了享譽世界的北大倉。他們團隊深入了解北大荒人建設北大荒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研究北大荒七十年來的滄桑巨變,幫助廣大師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樹立遠大理想,厚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的愛國情懷。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一種精神,穿越歷史;一種信仰,感動古今。緊接著,政法學院的“星火燎原”實踐團隊代表常源通過視頻和圖片帶領同學們來到延安革命根據地,感受紅色革命精神,重走延安路,感受延安情,學習宣傳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強文化自信。呼吁廣大青年學生要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加入到我們的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當中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著名的革命老區山西省靈丘縣,是我們老一輩打破日軍“ 不可戰勝”神話的地方。隨后,政法學院“薪火相傳”實踐團隊代表柳星君為同學們深情講述他們深入靈丘縣,學習平型關精神,傳承紅色文化,調研農業、走基層,追尋紅色足跡,放飛青春夢想。 接下來,周口師范學院青年媒體中心走“晉”非遺實踐團隊代表姚苗苗、申崇琳為同學們講述他們來到山西省長子縣,對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進行實地走訪,深度調研。調研期間,團隊分別探訪了八音會演奏,看到了農民口傳心授的堅守與創新;參觀了蒙鼓和響銅樂器制作,體會到工匠的匠心精神;探尋了潞麻和農耕文化,體味到文化的傳承和鄉土情懷。成員們將非遺融入軟陶、口袋書制作中,以全新的形式展現非遺文化,努力讓廣大青年青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最后,政法學院“年輕絲路·青春有為”實踐團隊代表張晨茜、張一帆分享她們在“絲路新世界,青春中國夢”暑期實踐活動中心得體會。聽完兩位同學的分享,耳邊仿佛傳來悠悠駝鈴聲;絲綢之路不僅是歷史,絲綢之路留下的遺產正在講述新的故事。 本次分享會的開展,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分享和交流的平臺,幫助同學們深刻認識社會實踐,感悟志愿活動中理論與實踐并行的重要性。相信同學們定會主動把五支團隊的經驗、分享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增強使命擔當,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貢獻青春和力量,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 (供稿人:賈艷芬)
|




.